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机构编制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按照财政供养只减不增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在实名制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结合我区实名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从实际出发,谈谈笔者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一些思考。
一、丹徒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情况
全区现设立行政机构61个,事业机构314个(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11个);截止目前全区核定行政编制1195名,实有在编990名。核定政法专项编制571名,实有在编564名。核定党群部门工勤编制为62名,实有在编100名。全区事业编制为5872名,实有在编5414名。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贴近实际,注重日常管理。把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机构、人员信息适时更新、月月审核,每季汇总,及时掌握机构编制变化情况,实现对编制、人员全方位监控,强化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日常跟踪管理。
二是合理分工,确保信息质量。将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各主管部门,各自负责本系统的实名制信息,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实名制库,经编办审核、无误后,由编办负责录入实名制库信息系统。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既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又极大地提高了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质量。
三是更新平台,实现有机统一。在上级编办的领导下实现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新实名制系统的启用,健全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机构编制台帐以及各种机构编制报表汇总功能。
四是专机专人,确保严格规范。安排专人专机操作机构编制实名制核查系统。在每月的实名制信息的收集、审核、汇总及数据信息上报上级编办时,严格按程序操作。既按时、保质,规范操作,又规范了机构编制数据信息的管理。
五是强化管理,发挥监督检查。在实名制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切实把关,重点审核各类编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岗位设置与批准文件是否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核定的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是否相对应。自2012年以来,督查科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2012年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2013年开展全区事业单位履职检查工作,2014年结合全区实名制管理,经过单位自查、编办初核、五部门联合审核、实地审核验收等程序,完成了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巩固实名制管理成果。
一是严格执行空编进人审核制度。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出现空编需补充人员时,必须由主管部门填报《编制使用计划申报表》。机构编制部门在审核实名制库的基础上,向用人单位核发《编制使用计划通知单》。用人单位凭《编制使用计划通知单》在核定的编制、职数限额及人员结构内办理人员的录用、聘(任)用、调任等手续。
二是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一手抓创新管理,一手抓监督检查。加大了对机构编制工作监督和指导,适时组成督查组对全区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督查,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部门“把关、协调、监督”的职能作用。
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增加机构编制管理的透明度。2008年实行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以江苏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为依托,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和《编制使用通知单》为载体,实现了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进一步拓展了机构编制管理空间,谁占编谁不占编,谁占行政编,谁占事业编清晰明确,改变了过去“只管单位、不管个人,只管总量、不管结构”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动态化、全过程监管,切实把编制落实到具体人员。
四、实名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一直以来机构编制部门在坚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而编制实名制管理,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实利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有些政策法规只是在相关会议上或领导讲话中提到,广泛的学习,宣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还有待加强。
二是职能部门协调问题。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程序,延伸了管理权力,推动了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从各行其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配合协调、监督制约状态的转化,修补了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断裂的管理链条。大家虽认识到实施该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当中,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权力分割的冲突难以避免。譬如机构编制和人事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处于管理上游位置,它通过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准程序规范了管理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事部门从事综合计划的职能。
三是改革配套问题。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全面实施,必然要求对超编人员、违规人员的清理清退,如果人员分流政策落实不了,相关改革配套政策跟不上,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也难真正到位。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在认识层面上要切实增强机构编制意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全社会的机构编制意识,让他们深入了解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和实行实名制的意义。上下形成共识,用足用好用活编制,控制机构编制膨胀,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在管理层面上要注重协调配合。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靠机构编制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唱独角戏”是完不成、“唱”不好的。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必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多沟通、多协商,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各家一把号,共奏一个调”的局面,有效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在政策层面上要出台硬政策。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要配套相应的人员消化的政策,一竿子到底,切实杜绝“超编缺人”、“无人干事”现象,确保管住人员编制总量,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切实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管活,实现机构编制效用的最大化。(丹徒区编办 刘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