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体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近年来,镇江市编办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积极配合,加强指导,靠前服务,主动作为,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农村教育又不断涌现出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存在超编而又缺人、引得进却留不住等现象,严重制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编办将把参与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履行职责。
一是坚持农村优先,强化配置乡村学校编制资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核编生源基数,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定期进行动态调整。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等规定,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加强监督检查,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使用临聘人员。
二是加强用编保障,优先补足配齐乡村学校教师。加快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及时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用编需求方案,重点补充乡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认真执行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会同教育部门依据本地乡村学校教师补充需求和编制空缺情况,科学编制乡村教师定向培养需求计划,并确保定向培养师范生毕业后安排到有空编空岗的乡村学校。
三是助力教育改革,促进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大力支持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改革,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让辖市区教育部门拥有更多教师管理、调配的自主权,促进优秀教师、校长到农村学校任教。通过建立县域范围内中小学教职工“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实现合理配置、科学使用教师的目标。进一步整合教育保障资源,加速各级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督导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学校整体办学水平。